第五十三章 行于大道
五十三章
大道甚夷④,而人⑤好徑⑥。朝甚除⑦,田甚蕪,倉甚虛;服文綵,帶利劍,厭⑧飲食,財貨有餘;是謂盜誇⑨。非道也哉!
【注释】
①我:指有道的治者。
王真说:“我者侯王也。”
范应元说:“使我者,老子托言也。”
②介然有知:微有所知;稍有知识。
“介”,微小。《列子·杨朱篇》:“无介然之虑者。”《释文》:“介,微也。”顾本成疏:“介然,微小也。”
③施:邪;斜行。
王念孙说:“‘施’读为迤。迤,邪也。言行于大道之中,唯惧其入于邪道也。下文云:‘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。’河上公注:‘径,邪不正也。’是其证矣。《说文》:‘迤,衰行也。’引《禹贡》:‘东迤北会于汇。’《孟子·离娄篇》:‘施从良人之所之。’赵注曰:‘施者,邪施而行,丁公著音迤。’《淮南·齐俗篇》:‘去非者非批邪施也。’高注曰:‘施,微曲也。’〈要略篇〉:‘接径直施。’高注曰:‘施,邪也。’是‘施’与‘迤’通。”(〈老子杂志〉,在《读书杂志》内)
钱大昕说:“‘施’古音斜字。《史记·贾生列传》:‘庚子日施兮。’《汉书》作‘斜’。‘斜’‘邪’音义同也。”(《潜研堂文集》卷九,引自蒋锡昌《老子校诂》)
④夷:平坦。
范应元本“夷”作“”。范说:“‘
’古本如此,《说文》云:‘行平易也。’”
高亨说:“夷借为,
,道平也。”
⑤人:指人君。原作“民”。按下文义并据景龙本改。
景龙本、李约本、《次解》本,“民”作“人”。
严可均说:“而人好径。”(《老子唐本考异》)
奚侗说:“‘人’指人主言。各本皆误作‘民’,与下文谊不相属。盖古籍往往‘人’‘民’互用,以其可两通。此‘人’字属君言,自不能借‘民’为之,兹改正。”
蒋锡昌说:“奚氏谓此‘民’当改作‘人’,指人主言,是也。景龙碑正作‘人’,可谓奚证。”
⑥径:邪径。
河上公注:“‘径’,邪不正也。”
⑦朝甚除:朝廷非常败坏。
“除”,有几种解释:一、“〔宫殿〕整洁;如王弼注:“‘朝’,宫室也。‘除’,洁好也。”河上公注:“高台榭,宫室修。”陵希声说:“观朝阙甚条除,墙宇甚雕峻,则知其君好土木之功,多嬉游之娱矣。”二、废弛,颓败;严灵峰说:“‘除’,犹废也。言朝政不举而废弛也。”而马叙伦说:“‘除’借为‘污’。〔今译〕从后者。
⑧厌:饱足。
敦煌本“厌”作“餍”。“厌”,假借为“猒”。《说文》:“猒,饱也,足也。”“餍”是“猒”的俗字。
⑨盗夸:大盗。
“盗夸”,《韩非子·解老篇》作“盗竽”。
韩非说:“‘竽’也者,五声之长者也。故竽先,则钟瑟皆随;竽唱,则诸乐皆和。今大奸作败矣。”
高亨说:“‘夸’、‘竽’同声系,古通用。据韩说,‘盗竽’犹今言盗魁也。‘竽’以乐喻,魁以斗喻,其例正同。”
严灵峰说:“‘夸’,奢也;从大,亏声;犹‘大’也。‘盗夸’,大盗也;犹‘盗魁’也。”
【今译】
假使我稍微有些认识,在大道上行走,担心惟恐走入了邪路。
大道很平坦,但是人君却喜欢走斜径。朝政腐败极了,弄得农田非常荒芜,仓库十分空虚;还穿着锦绣的衣服,佩带锋利的宝剑,饱足精美的饮食,搜刮足余的财货;这就叫做强盗头子。多么的无道呀!
【引述】
本章痛言当时政风的败坏,为政者挟持权威武力,搜刮榨取,侵公肥私,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,而下层民众却陷于饥饿的边缘。这种景况,无怪老子气愤地斥骂当时的执政者为“强盗头子”。